爱要对应被爱 I
谈话者A:为什么我总是照顾人的一方?我觉得很累,但是又不被理解。我为这个而感到很困扰。
你不觉得照顾成仇人,照顾到翻脸,这是很神秘的事情吗?为什么会翻脸?照顾是个好词啊!它也被视作恋人之间的必然事务。
谈话者A:对方没有提出要你帮助,你不可主动去帮助对方,一味的主动,这样会促成对方的贪和恶?
不啊!人家提出了啊。我饿、我无聊了、我睡不着、我不开心、我想你。表达的很明确。
谈话者A:我特别烦!怎么办?我好累!好郁闷!等等(这些对方说出来,都是索取你的照顾)
是啊!对方要了,你给了,最后翻脸了,不该翻脸的呀,不是吗?
谈话者A:为什么会翻脸呢?
这就是神秘的地方啊。
谈话者A:因为给照顾的一方,心里憋得不爽!
哦?那你不照顾看看?一般来说,翻脸更快吧。并且貌似也该翻脸。
谈话者A:一边给着照顾,一边心里又不知道怎么宣泄。
谈话者B:有时候,很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因为被照顾的人,被照顾得久了,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解决,死路一条!
谈话者A:冷落对方?
谈话者B:不给予之照顾?
刚才就说明了这不行吧!
谈话者A:怎么办?照顾是个好词,为什么会引发翻脸?
照顾是肯定要照顾的。但是什么是照顾?我来说吧。照顾人的要点在于:必须让对方清楚你的累。照顾人的一大忌讳,是在被问累不累的时候,回答:不累。还特么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强作好人”是种精神疾病。问你累不累,如果累,就要客观的回答“有点累,今天很忙”,“昨天没睡足,刚才在喝咖啡撑着”。
爱是必须对应被爱的。注意,我说的不是“爱要【换】被爱”,而是【爱】要对应【被爱】。爱一个不爱你的人,最好的做法是什么也别做。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爱你是你爱他的【解毒剂】。若是对方不爱你,你去爱他,他会【中毒】。而你从不让对方知道你的累,你事实上剥夺了对方爱的机会。为什么要告诉对方有多累?不是为了要对方来回报,而是让对方同时服下“解毒剂”。【被照顾的重压】,被照顾着,应该感受到对方的累带来的压力。感受不到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沉浸在被照顾之中失去自理能力,很容易失落他自己的爱,很容易变得骄奢淫逸。
越是被照顾,便理应越是不安。让对方看到你的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绝对不可以缺失】。对方如果毫无反应,没有觉得不舒服和不安,那就是你应该收敛的信号。爱仍要一样爱,但是【不做】和【少做输出】,那也是你应该反省的信号。你必定在无意中培养了他的这个意识。在哪?什么时候?怎么干的?有的人在这一点上很纠结,纠结什么呢?纠结于一个爱人该不该给对方带来不舒服的感受。我爱她,我可以让她不开心吗?凡是这样想的人,都需要给自己一耳光。【不开心】是必要的东西,怎么可以【根除】?这只是唯恐失了欢心,唯恐影响到自己继续享受的【借口】而已。
谈话者A:继续享受什么?
【接收到别人的照顾】和【承受这照顾背后的累带来的不安】,这是不可剥离的一对组合。剥掉后者,则前者【有毒】!你自称不愿给对方任何不快,那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你将把所有这种对称组合中的负面方面剥除,那是一重又一重的毒害。为什么这么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认为这样使得你比她身边的其他人显得更好,更值得她选择。说到底,你和用海洛因控制妓女的黑帮小混混没有区别,不是吗?
每分照顾,都必定要附带一份解毒剂,唯有在她警醒的时候可以稍稍放松。确信她知道你的劳累,并且为此感到必要的不安,这是你继续付出的一种必要逻辑前提。
问题在于:怎么把这和【交换】区分开?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接着这理由,堂而皇之的要求你的每份照顾都要得到对等的或者“恰当”的回报。很多人是这么做的:我对你好,然后我会看着你是不是够感激。而够感激的标准是:你给了我对等的满足或者满足了我的其它交换条件。将这两点直接连接,实际上就构成了【交换】。每次说出自己的累,都成了一种隐性的索价。对方会害怕,渐渐的对方发现了这规律。你喊了累,对方要是不赶紧想办法满足你什么,你就会冷淡。不管你自己怎么想,在对方这边客观来说,这与【求交换】无异。冠上“解毒剂”的名号毫无意义,那只是一种巧言令色的掩饰罢了。
那么界限在哪?界限在这里:
1)你不可以喊累,你只应该说出累的【事实】。
你说很累,那么累的事实部分是不可以省略的。连续工作了多少小时?是不是还没吃饭?是不是正在感冒发烧?你不可以切除这个事实。如果你要说累,你至少也要同时声明这个事实,那对应的事实。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方才能恰当的理解和接受。仅仅说累,则是在利用对方的想象。【仅仅】说累,是一种廉价的投机,因为喊很容易。一旦有效,你将自己也察觉不了的利用这种“盈利模式”,时常挂在嘴边喊。随着不断的应用,你的“利润率”必定在下降,然后你会不自觉的【更大声喊】,以保持利润额。
为了克制这一点,你必须要用事实【锚定】。凡是喊累,一定要附加背后的事实。在此基础之上,最好将“喊累”这部分省去。我会告诉你我的状态的事实,至于这个是不是算作累,你来判断。
谈话者A:如果都说了,但是注重的是“累”,而不是“事实” ,对方会有压迫感。
对方有压迫感这是恰当的。这个我们刚才说过了,这没必要回避。你这里又下意识想要回避了,这种下意识的习惯非常顽强——你看到了吗?
2)客观的报告了自己的状态,不要抱着短期要看到效果的心,不要【要价】。
你要的是对方保持健康,那意味着什么呢?你可以问最近她为你做了什么,她很可能为你做了很多,而只是客观上对你没什么意义,没有帮助或者没有踩中你的H点。但是她在以她的方式舒解她的不安,她在做,那么【她就是健康的】。你该在意的东西已经被达成了,不要在这个基础上【责备她做得不够】。不要“以这个还不够,你还要做什么什么才行”的语气跟她说话,更加不要谈什么你的心理平衡。你能做的,只是教她在想要付出的时候,可以怎样达成更大的效果。你的敏感点、你的喜好、你的期盼,注意那个前提:只能帮助提高她的有效性。这不是【要价】,因为你【没有表示不满】。
这一点差别,正是爱与非爱之间的界限。你没有不满,而不是【要求】,你【可以接受她不改善】,因为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她中了毒】,而是【她有无谓的牺牲】。这更像是副产品利用,是成全和辅助了。对方若是没有付出,那么要告诉她这样存在的危险。她没有恰当的不安,没有足以解毒的努力,那么她可能会被【宠坏】。而我对你付出唯一的顾忌,恰恰是你被宠坏。对你好的唯一要点,就是那要对你是好的。
现在问题的另一面是:怎么判断她有没有付出?很简单——问。有的话,她便可以说出来。
她可能出于下意识的惯性,把为你洗衣叠被在床上承欢都自动忽略。她自己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可提,那么你可以提醒她,你不是没有付出,有的,但是【你的意识中没有,这很危险】。你可以什么都不额外加增,但是你要意识到你原有的付出的重量。你可能因为思维惯性,自动的无视了你的累。凡是你意识不到的累,都是浪费了。你在付出,你觉得累,你对你自己的付出处于敏感状态。
而真正应该达到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呢?是你对自己的累保持敏感,同时通过沟通让她明了,而同时她也要对她的付出保持敏感,并且也该让你明了。双方的这种累是互相抵消的。她很可能自己忽略了,或者不愿表露,你也可能自己忽略了,或者不愿表露。这都是【错的】。所以,在你问她累不累,有为你做了什么的时候,你应该帮她补全。你感受到她对你的什么好,是她自己没有提到的,替她补全;她有某天病着帮你做事,你要记住;她觉得“不累”,你要提醒她。保持彼此对累的敏感和明了,才能知道她现在是不是【健康】。
谈话者A:怎么判断呢?
而这个健康的重要性,我之前说过了,就是她的确回忆不出什么付出,你替她补全,也没能补出多少来——那么她很可能正在被宠坏,转眼就会走到颐指气使、不依不饶的境地。你或者仍可以保持现在的付出,但是她对你现有的水准毫无感觉,觉得你轻松异常,并且也没有任何心疼和不安,她极其容易提出你达不到的水准。然后你达不到,而她会【非常痛苦】,而这痛苦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一旦这痛苦发生,基本上就是绝症。一切的付出都没有滋味,唯有这点不满足苦涩异常。那就像父母们养了子女一辈子,最后因为没有买 ipad 翻脸了。
谈话者A:为什么会这样呢?
宠坏了啊!照顾成仇。每次都“娘不累”,“娘看到你开心就什么都开心了”。【你这叫活该】!
一次整理:拉古拉古 二次整理:花生和尚 三次整理:花生和尚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