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文集
  • 读者须知
  • 爱与贪婪
    • 人到底想要什么
    • 爱是什么
    • 展开之前的爱情
    • 什么是爱
    • 我是如何爱上你的
    • 我如何爱着你
    • 爱的理由
    • 爱上一个人之后,什么事情不该做?
    • 爱是不加害·抱怨与争吵
    • 爱是不自夸
    •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的服从
    • 不能拒绝对方的拒绝
    • 爱的回报与不求回报
    • 爱要对应被爱 I
    • 爱要对应被爱 II
    • 爱情的“贪婪”
    • 洗贪循环
    • 贪爱相生
    • 关于“这是真爱吗?”
    • 论真爱无敌
    • 不可伤害之人
    • 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 皓首穷经
  • 荣耀原则
    • 荣耀原则
    • 重讲荣耀原则
    • 敬畏与荣耀
    • 如何爱你的敌人
    • 论强大
    • 论虚伪
    • 荣耀原则III
    • 荣耀原则IV
    • 荣耀原则V
    • 答非所问的罪
    • 伤害他人的“防御战”
    • 要憎恶怯懦者
    • 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
  • 自我修行
    • 三位一体
    • 人要最终为自己负责
    • 如何判定改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 达观主义
    • 两个自信
    • 智慧与勇气
    • 知易行难
    • 为什么要爱一切人
    • 喜欢的东西应该要吗?
    • 友善与好人
    • 至善止于弃恶
    • 人的愤怒总是有道理的
    • 如何避免愤怒
    • 爱和愤怒是不是互相背离的
    • 应对负面情绪
    • 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划分
    • 悲痛的艺术
    • 不要对自己作诗
    • 不要讨厌你讨厌的人
    • 不依感觉行事
    • 尽力而为
    • 强求
    • 谈“安于现状”
    • 无话可说
    • 如何对待偏见
    • 不可爱之人
    • 什么是银子弹及“当心”自己成为银子弹
  • 一些话题
    • 如何选择爱人
    • 如何确认自己对他人的感情呢?
    • 怎样算懂爱
    • 我到底爱不爱ta
    • 作为决定的爱
    • 为什么我们对亲密的人反而更苛刻?
    • 爱情的成本问题
    • 要不要为对方改变
    • 在爱中要不要有“个人的”坚持
    • 爱要“相互”皈依
    • 爱需要基础教育
    • 爱人的鄙视
    • 不要对不懂爱的人说爱
    • 什么时候谈论重大问题
    • 爱上真实的她
    • 爱的赌局
    • 在乎
    • 不后悔的能力
    • 不相忘
    • 放下
    • 你开源,我节流 I
    • 你开源,我节流 II
    • 爱与礼节
    • 破处
    • 为什么爱一定是人生价值的形式
  • 一些例子
    • 一个人如何减轻对方拒绝后的负疚感
    • “爱,但是不想爱了”,怎么办
    • 请让我冷静十分钟
    • 关于“对方有恋人”
    • 被骗了怎么办
    • 太在意对方该怎么办
    • 对方贪你的爱 还要不要爱
    • 如何面对爱人的致命缺陷
    • 如何避免恃爱生骄
    • 不是天使我不爱
    • 梁祝的故事是爱情故事吗?
    • 基于交易的婚姻与基于爱的婚姻
    • 关于“男人在外面找乐子”
    • 性感
    • 不方便
    • 你是个好人,只是我们兴趣不合
    • 她不想和我上床怎么办
    • 希望你对我狠一点
    • 他不爱,我也说不上爱,何去何从
    • 你不理我
    • 我什么都不要
    • 你若不能不哭,我便不能不停下
    • 到底怎样才能让你爽
    • 我只是想要安慰
    • 传染病与绝症
    • 帮忙
    • 礼物问题
    • 我觉得你没有走进我心里
    • 求围观的伤
    • 忍耐的限度
  • 相互关系
    • 你确定你需要的是三观一致?
    • 信任不能成为关系支柱
    • 沟通II
    • 专一 I
    • 专一 II
    • 告白
    • 不成功则成仁的表白
    • 我不喜欢你
    • 怎么对待追求者
    • 如何对待被追求者
    • 关于“告假”
    • 我想删了你
    • 分手与复合
    • 分手 · 恩断义绝 · 善败者常胜
    • 分手与复合 II
    • 分手之后的第一件事
    • 关于分手后联系的问题
    • 他给你气受,你来找我
    • 外人对复合的干预界限
    • 我相信你爱我
    • 劝和不劝离
    • 炮友规矩
    • 灵魂伴侣
  • 其他内容
    • 如何发出爱的召唤
    • 健康的亲子关系
    • 因果论是一个很神秘的领域
    • 这个世界是靠理想主义者撑起来的
    • 如何杀死爱
    • 强者的恶意
    • 关于纯粹基于自利的策略
    • 为什么本群不提倡空白安慰
    • 无理性恐惧与畏惧亲密关系
    • 界线与门槛
    • 不解释
    • 买凶
    • 非屌丝的逆袭
    • 割肉饲虎
    • 赡养问题
    • 为什么爱灾民比爱恋人容易
    • 绝杀计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一些例子

忍耐的限度

Previous求围观的伤Next相互关系

Last updated 6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

引子是一个佛学故事:

作为一个佛弟子呢,有一个公案网上也登载过,过去昆明有一位法师,名字我忘了,他没有出家时候财富很丰厚。妻子越轨,和别的男人邪淫,丈夫知道了是有眼若瞎,有耳若聋,装不知道。有一次,丈夫出去之后呢,妇女和情夫就在一起。丈夫回来了买了肉,回来后妻子很惶恐,把情夫塞到床底下。妻子害怕啊,问你怎么这么早回来啊。他说我路上遇到一个朋友,我今天请他吃饭,赶紧准备饭菜。妻子自己心里有鬼,饭做好了,问客人怎么还没有来呢。丈夫到床底下叫她情夫,说你出来吧,既然你喜欢她,我们吃饭。然后给女的讲,既然你们两个有情感,我就成全你们的世间的爱,我退出,我的家产都给你。他毅然就出家修行了,最后成为佛门里面的龙象法师,据说是开悟了。最后他妻子昔日的风流也过了,情夫把她的钱骗完了,情夫就离开了,爱也没有了, 沦落街头,想来想去还是自己的丈夫非常好,非常的伟大。但是丈夫已经出家成为一代高僧了。她想拜见自己的丈夫,因为丈夫没有出家之前喜欢吃鱼。她想破镜重圆,就烧了一条鱼。丈夫已现僧相,得道的高僧,说你让我回去跟你破镜重圆是不可能了。你的鱼,我要拿去放生。妻子说煮熟的鱼怎么放生?丈夫把鱼放到黑龙潭,结果鱼都活了。

这样想太骄傲了。倒不是伟大不伟大的问题,这样想太高估自己的宽容心了。

忍耐要有限度。

这个限度倒不是说自己感觉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自己痛苦到了一定的限度,可能还没死,但是却可能忍不住要报复了。痛苦超过了一定限度,报复的冲动会超出个人可以控制的范围。假设我们把标杆设置为“还没死就算还能忍”的话,那么的确还算“能忍”。问题是,爱这件事,不是给你冲击世界纪录用的,你在到达自己忍到要死的极限之前,就可能因为嫉妒成狂想要杀了对方。这位选了出家,的确可以算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但是好过杀对方。至于说努力——其实发现这种事,最难的一环就是先当作不知道。要先保持淡定,才能谈得上其它。

这一关过不了,则什么改善什么的都做不到的。有人这么试过:就是努力装不知道——注意是装的,而不是真正的教导自己心平气和,不是对自己说这不能算做对方的错,不是对自己说也有自己的错——然后想要表现好一点争取妻子回心转意,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他的“努力表现”弄得很笨。很不着调。都是些洗衣叠被嘘寒问暖的老招数,只是加倍了。结果当然是效果很差。

因为他的“心平气和”是装的。

最后这点“努力”是他最后下的钓饵,没有效果他会觉得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未必真的是没有效果,只是这样做的人,对“效果”的期待是非常浮躁的,他的想法是我一“改”,她就应该立刻感动跪倒求原谅,他“任劳任怨”的洗了一个月碗,仍然发现没有效果,而且还在脑袋里不停地描绘老婆省下这个时间精力去跟情夫卿卿我我,他就会想杀人了。所以真遇到这种事要想努力挽回,第一关就是要先努力心平气和。

先把自己放淡定。实在淡定不了,其实【以【不勉强】为上】。

这位法师明显是过不了淡定这一关,已经撑到了再撑就要想报复的程度了。而即使撑到了这个地步,也做不到多少实质努力来影响妻子的心态,选分开不算是错的。甚至算是很明智很勇敢的行为。在到达这个极限之前你就应该结束被伤害的过程。

谈话者A:如果不忍耐会怎么样?

不忍耐,就是自己只要不舒服就不玩了啊。那样的话会有个问题就是谁都会莫名其妙的跟你分。他们还没觉得对你有什么得罪,你就疏远了他们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柔软度”,也就是一个受了伤害却可以不发作,随后忘掉它的这么一个度。这个柔软度,就决定了你身边能有多少人。

注意那两个条件:一个是不发作,一个是忘掉。你赖了我一百块,我心里不爽,但是我没发作,过两天我干脆忘记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如果我没忘,这个事情就还没完;我发作出来了,这个事情也没完。

这就带来一个诡异的问题:只有失败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柔软度极限。柔软度大的人就不会出现极限。他们有时候看起来就像傻瓜一样,真的就不记得了。你跟他道歉,他都不记得你得罪过他了。这种人就能拥有最多的亲密伙伴,而且毫不费力。他也不辛苦,那些朋友也不辛苦。

他的限度在哪呢?

在于一件事的规模会不会逼得他当场发作,或者念念不忘,这种事就真正的定义了他的极限。所以一个人要练自己的心胸。就是要练两点:

第一,当场不发作。

第二,学会不上心——也就是不记恨。

不记恨,不是不记错,是只记那件失败的事。

忘记那个具体的人。

忘记他的名字。

忘记他是谁。

整理:PP 编辑:PP 审核: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