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你需要的是三观一致?
A:你对你的另一半有神马要求呀? B:三观一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可是,“三观不同就不能在一起”吗?这个指导思想是错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认为世界上除了我,其他人都是供我驱使的猪羊。另一个人的观念完全和他一致,这两个人能在一起吗?站在一起就会“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吧。所以,问题不在于【三观是否一致】,而在于【三观是否兼容】。
考虑“一致性”本身就犯了极大的方向性错误,考虑起来常常是无解的,尤其是对青少年。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青少年们无法忍受别人用和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一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自己。他们自我欣赏,他们很强调三观一致,但是真的要是找到同类,他们却无法兼容。
比如,宅男无法忍受宅女;屌丝男无法忍受屌丝女;最为自矜的是自己,但是最为憎恶的也是自己。所以,三观一致论可以扔进垃圾堆了。
人和人相处,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比如《礼的解析》中说过,没有礼仪来同步通信协议,两个人就无法排除褒贬义歧义,沟通就无法完成。换句话说:不管你的三观是什么,如果你的三观里面没有包含礼仪体系,你和任何人都无法共处,和谁都没法兼容。
和这相似的基本要素,还包括信用体系,也就是基本的契约伦理意识。这是人与人的【接口】,事实上,只要【接口】完好,你总可以找到能对接的某个型号的人。一个巨大的气球,可以和一个铅球用同一组接口链接。这毫无问题,只要“接口”兼容就行。兼容之后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和谐和稳定的共存】。
三观一致的问题,实际上演变成了【如何判断能长久】。说到这里,我总不免有点偏颇。因为在所有人际交往的原则里,我很自然的推崇自由主义原则。所以下面我说的可以说是我的【个人观点】——【不能尊重和赠与他人自由的人,无法长久】。
以下是若干特征: 1)觉得尊重人很麻烦——比如喜欢“省力”,把麻烦留给别人。 2)作为施动者,经常拒绝别人的拒绝。 3)赞同暴力。 4)赞同技巧高超的欺骗。 5)经常剥夺对方一切的逻辑选择,并且不以为不正当。 6)归咎于他人。 7)无敬畏——比如轻易推测他人动机,轻易下不能充分论证的褒贬结论。 8)道德虚无主义。
继续列举下去的话,难以穷尽,但是要是你的洞察力足够,你会发现三个要点: 1)崇尚暴力。 2)崇尚欺骗。 3)在某种程度上不认可人道主义。
任何一种特征归结到这三点上,如果你的确有把握可以证实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你都最好保持距离,即使爱,也不要去爱。因为这三点中他坚持任何一点,都会带来【死结】。没有任何逻辑上行的通的手段可以解决或避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很容易危及生命安全。
暴力和欺骗结合在一起,加上不顾及人道主义,即使一个孩童也能轻易把一个大力士推下悬崖。这三条中有任何一条,如果你对他表露了服从的志愿,你都很容易被逼得走投无路。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犯有暴力或者欺骗或者不人道的行为之后,人们要不停地确认“你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那么就会证实这三条的中的一条或多条,那么这是极其重大的危险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现实层面很容易发觉成年人的行为没那么容易洗去一切暴力或者欺骗或者不人道的色彩。比如:多少有些欺骗意味的买卖;多少有些强迫意味的管理;多少有些不人道的选择……我们几乎人人在做 。
那么是不是这种选择法就毫无意义呢?意义在于:【他是否有痛苦】 。
尽管他自己做了,而且数额不大,而且他可能要一直做下去,他会不会因此就自欺欺人加以正当化,会不会说:事情其实本来就该是这样。还是他仍然会感到痛苦和惭愧,会有想要赎还的冲动。如果你能观察到悔恨,观察到真正的道歉意识,观察到一种自知不洁的谦卑感,那么这人就有尝试相处的良好基础,你们之间的问题就有很好的解决的余地,总能绝处逢生。如果不能继续,也会比较甘心。重要的是要有这个道德意识,至于原本的道德体系是什么反而不重要。
比如:黑社会的道德意识,可能是不劫掠妇孺,那么劫掠妇孺之后,这位黑社会大哥要是说:擦,这种规矩真多余!那么这就没法处。要是他说:唉……真不应该……那么他也可以相处。当然,这个起点还是低了点:)我只是打个比方。但是这个已经是底线了。
现在有两条线,第一条:憎恶暴力,憎恶欺骗且有人道主义。这条线之上,我建议你毫无犹豫的追求和表白;这条线之下,你要多考虑考虑是不是一种误解 。
第二条线,就是对方有无固定的耻感。如果对方有固定的耻感,那么至少还会有一个安全区存在。也如刚才说的,至少还有个“接口”可以考虑下能不能接上。如果人没有固定的耻感,那么这人你根本没法长期共处。什么都拦不住他干任何事,他考虑事情会不择手段。这没法共处,随时随地可能变成他的食物啊。
一次整理:v 二次整理:花生和尚 三次整理:贝贝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