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他人的“防御战”
谈话者A:情侣在发生摩擦的时候,为什么有人会以伤害对方的方式来“寻求心理平衡”?比如:两方闹别扭,一方就会甩出“我们要重新考虑我们之间的关系”这类话,但是之后被追问时又承认那确实不是真心话,只是这样说以求得心理安慰而已。
这个我觉得不是“心理平衡”问题。我个人看法,“心理平衡”是个坑爹的概念,因为他觉得他受到了伤害,所以也去伤害对方,那不叫心理平衡,那叫【找回场子】。心理平衡这个词出现,基本上总是在“觉得自己吃了亏”的情境下。找回心理平衡,常常是指精神胜利法或者实质报复,“我要找回心里平衡”实际上是一种被宣称的心理防御战,意味着他认为国界被践踏了,要么,他重新承认新国界,要么,他就要打回去。
什么样的战斗最残酷?防御战最残酷。实际上侵略者都是有算盘的——他有个收支平衡问题,如果划不来,他自然收手。往往前期进攻是有节制的试探的,而后期镇压(这时是对既得利益的防御)是残酷血腥的。而对面的防御者也一样,防御,是没有底线问题的,因此,他会采用一切手边能做到的手段来伤害侵略者,这是深深的内嵌在所有生物内心的本能,根本未必经过了大脑。
这导致另一个问题,就是英语里常说的full of himself,【他自己占领了他自己的全部世界】。任何领域,他都用防御本能守住了,只要他不愿意,他就会不择手段的采用暴力手段【防御】。这颇为类似一个国家宣布“世界上的一切领土都【当然】的属于本国”,也就是以“防御”的姿态和本能驱动,去“捍卫”自己“当然的权利”,进而宣布全世界都是雅利安人的生存空间。在外国人看来,他们一直在进攻,而在第三帝国看来,他们则是在拾起被遗忘和忽视许久的【防御义务】。这个迹象,在人身上可以看到,表现出来,就是完全无底线的追求自己的目的。【无底线】,完全不在乎使用暴力,将任何逻辑空间都当作必须保卫的当然权利。
举个例子来说,追究【无心的冒犯】,明知对方是无心的,而且这种口误式的冒犯人所难免,自己也知道那是口误,并且抗议了之后对方也很诚恳的道歉了,但是仍然不能放过,这就让人没法处理了,he is full of himself, He claimed all areas。
遇到事情和争执,一定要想清楚,要给别人留下合理的空间——一个生存的空间、无心之失的空间、人性的空间,甚至某些故意犯错的机会。比如,像他这种“防御战”,他毕竟是人类,也许他之前设置的防线太靠前了,但是这是你之前没法预料的,你正常的自由行事,却“践踏”了他的防御空间。他发动了“防御战”,那【的确是他不对】,【但是】,你不能指望人永远正确。如果你指望人永远正确,那么你就【占领了一切空间】。你得给对方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一个沟通调整的机会,比如“你是不是故意的”。
不能认为对方太弱,【防御战都不是故意的】。记住,【真正的防御战全都不是故意的】。你要仔细的考虑他是在基于理智故意伤害你,还是基于本能自动防御。你可以反击,可以敌对,但是你没得责怪 。
谈话者A:如果你认为基本上人都是善良的,那对于那些“可恶”的人,我们难道不应该保持应该有的厌恶么? 一定要为他们找【借口】吗?
应该啊 。但是我一向这么说:真正的战士不需要用厌恶来填补勇气。你可以宣布你对我的国土拥有主权,只要你不过界。你在自己的地面宣布,不关我事,你到联合国去主张,我自然和你在会场上对抗。你敢踏入我的国土,我无怨无憎,但是要杀掉你。It’s business, not personal。这个心态很像黑社会老大,你想抢我地盘,这很正常,没什么特别的。踩过线就打呗,但是一边打,一遍我可能在考虑晚上吃什么。不要仇恨对方,这很没意思。
打比方吧,有的人确实很“可恶”,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找理由去爱他,宽容他,为什么不就此保持对他的厌恶,然后躲得远远的?
因为他是客观存在的,你不能逃避任何这种人。从你的个人原则上讲,你【不该】逃避 ,从现实来讲,你常常【不能】逃避。这不叫与他们【为伍】,这叫与他们【共存】。比如你进了某公司,开始职业生涯,这种人真的所在皆是。你如果心怀【厌恶】,那么你什么也不能做了。
你要和他们【交往】,既不是敌对,也不是勾搭。
一次整理:洛蓝 二次整理:花生和尚 三次整理:贝贝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