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我
谈话者A:如果女孩在和别人聊的很开心,转身对你确是爱理不理什么问题?
你自己的问题。对方的热情取决于你自己,永远不要抱怨对方没热情。
这有两个坏处:第一个,一抱怨你就基本上死路一条;第二个,觉得自己可以抱怨,往往意味着自己放弃努力想靠“合同”来解决问题了。
抱怨的人是不会真正努力的。其实,简单的不抱怨,你就胜过了抱怨的人。对于这一点,有九成的人都会抱怨。你仅仅做到不抱怨,你已经超过九成人了。而做到【不抱怨】,本身就是努力。再往上,那已经算是【进一步努力】了。
不抱怨是爱人的基本目标,做到是理所当然,做不到是要道歉的。认为自己是男女朋友,于是就认为自己有了任何超越普通人的抱怨资格,这危险之极。道理极其简单——陌生人不会做的加害,你会做,那么你比陌生人都不如,而抱怨就算是一种加害。
爱本身不代表“非要理你”。事实上,任何人都【只能做到】【想理便理,不想理便不理】。逻辑上除非你不停的跟对方说话,否则一旦停下,你就是“不理”。而你一旦不理,那自然就是“不想理”。然后那顶“想理就理,不想理就不理”的帽子就扣头上了。实际上还是那个原理。
谈话者A:那样会让对方觉得你并没有在乎对方……
陌生人能不能接受对方想理就理不想理就不理?陌生人能接受,你不能,你就比陌生人都不如。【不如路人】,就是自寻死路,这道理很简单。你说过要对对方好,那么最最起码,你不能比所有人对他都不如——路人就是所有人。你低于她周围的所有人,管你是什么关系,你先前说的那句对你好就是扯淡。
谈话者A: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用路人的方式去对待,那是对本身的爱情不负责,注意。
你是新人,所以我要说明一遍:线程中我说的“你”和“我”都是虚指,不是【相待如路人】,而是【不可以不如路人】。你抱怨对方不理你,那么你便不如路人,因为路人不怨。不用说这是危险的。即使纯技术的说,这也是把人往门外推。那意味着她身边任何一个陌生人都让她更开心,你说你能撑多久?爱人的人是必须要要【允许对方不爱】的。【不许你不爱】乃是自己不爱对方的赤裸裸的证明。对方不爱自己,不喜欢自己,乃是极其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而且身为爱人,你【必须】要比路人更加接受。这本身恰恰正是爱。的确,那样一来“找女人就没意义了”、“恋爱就没意义了”。
谈话者A:是的,因为恋爱就变得毫无意义。
但是说实话,抱着这个“意义”的人,不该对人说什么爱不爱。因为这个就是要找人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意思。你不能满足我的欲望,你对我就没什么意义,那么还谈何爱与不爱?爱是与此正好相反的东西,爱是【我不能满足你的欲望,那么我对你就没什么意义】。这个说法是为了对称,实际上爱当然还要再超越这个层面。我的意思是,爱比这种【对称的相反】还要走得【更远】。比简单的“与此相反”还要更反。
你可能要说这个很不讲道理啊,问题是,讲道理不讲道理,爱字就是这个意思,人们事实上都是如此去理解这个字。你自己不是也一样这么理解着吗?她不理我,她不爱我,这事实上意味着你一样是这么理解的。只是你一旦调转立场你立刻翻脸了。她若是抱怨你,对你不如路人,便是不爱你;你若是抱怨她,对她不如路人,那算什么呢?你可能会想:你是我的女朋友,我可以接受你的抱怨啊。事实上这个只是一种“想法”。如果你抱怨她,她对你如同路人是什么呢?她如果真的没事抱怨,比如一天到晚抱怨你穷,你自然会觉得路人更可爱。你说你“能接受”,而真正的接受是什么呢?就是并不因此觉得路人更可爱。这个很简单的说,是人类做不到的事。
谈话者A:反过来女孩呢?男孩对女孩抱怨不理睬而女孩对他如同路人呢?
反过来一样,我说的东西自然是对称的。对方不理我,是正常的,无可抱怨的。你最好把这话刻在心里,而不是去要什么“公平”。因为不管“公不公平”,反正这故事就会是这么发生。实际上,这的确是公平的。因为抱怨本身正是在撕毁承诺,任何意义上的抱怨都是。你可以走人,但是你没资格在说了爱之后还抱怨。
谈话者A:因为有了爱理不理才会有的抱怨。
对方对你是什么状态,这个状态是什么原因,以及你自己是什么态度,这是【三个】问题。而你觉得能解决前两个问题,那么我就不会抱怨了,是吗?
谈话者A:对。
那意思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你执意要选“你不能不理我,不理我我就要抱怨”,所以第三个问题才对你不成问题。
谈话者A:不是,应该是第一和第二的情况来去选择。
问题是,这三个问题里面,只有第三个才是问题。如果你真的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实际上前两个问题自动会消失。
因为你比路人好,她自然多理你,这形同废话。不理应该有原因,是反感了,还是没有感情了。所以才问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理我】?就是因为你追着问这个问题,所以你不值得理。你追问这问题,本身恰恰是不理你的原因。最开始“没理”,其实不过是一些正常的忙碌之类的原因。因为你在问,所以我不理你。然后你开始问“为什么不理我?凭什么不理我?你怎么可以不理我?”问了之后,对方真的没心情理你了,因为理你实在是种折磨。事实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做到【你叫他就理】?
谈话者A:即使不抱怨,还是那个状态,那是不是说没有了感情。
你不理我也不怨,那么我们是不是没感情了?这样你又错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路人不是真正的不怨,路人只是怨而不语。你不理会任何一个路人,路人并不是毫无埋怨,只是他觉得你本来就有资格不理他,所以他知道他不能说出来。换句话说,你如果做到从不抱怨出声,那么你和路人对等;如果做到真正的【不怨】,那么你根本不必担心她会故意不理你,因为你必定是一个她想说话的对象了。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说那是你的问题。
谈话者A:明白了。
对方不愿理你,迹象越明显,你自己问题越大。你如果真的能做到【不怨】,恐怕对方会担心你不理她。因为想要和你说话的人实在太多,因为人人都梦想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至少】不怨出声。然后想想什么叫做【怨出声】。【说出】“你凭什么不理我”,这是怨出声;不说出来,等对方来了摆脸色,一样是出声;【我也不理你,让你知道厉害】,一样是“出声”。以任何形式让对方感到你的抱怨,都与说出来无异,都叫“怨出声”。所以也不要喊这样的怨:“我明明什么都没说了,为什么还是不理我?”因为这个【不冤】。
谈话者A:明白了。
不但不冤,而且不说出来只摆脸色,甚至还要加上一条【没胆色】。比宣诸于口的抱怨还要恶劣。不用说这是极难的,但是做得到的话,你实在不会担心对方不爱了。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我刚才说了啊,本来所谓的“不理你”根本是假象,没人能一天到晚“理”,总有热情不足的时候,没话说的时候,忙的时候,没力气的时候。
谈话者A:我是说,两个人开始彼此喜欢,到后来的不理是感情淡了吗?
是你开始抱怨了啊,本来未必有事,一抱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谈话者A:一旦抱怨就会使对方感到厌烦。
现阶段你可以这么理解吧。而产生了你所说的以上情况,实际上不只是厌烦。
谈话者A:嗯。
而是极大的失望。被背叛和抛弃,感到被彻底的欺骗了。“厌烦”实在是个轻如鸿毛的表述。路人抱怨,才对应着“厌烦”。
一次整理:鹏鹏 二次整理:花生和尚 三次整理:花生和尚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