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要不要有“个人的”坚持
在爱中要不要有个人的坚持?与爱无关的坚持,比如要坚持对方会两国语言,或者身高175以上,或者必须本族,或者必须帅,或者必须本科以上。需要有吗?
我要问一个很直白的问题:你会爱上的人,有上述那些条件【全都没有】的吗?我问的是【会不会全都没有】?会不会?也许会,但是那几率相当小。现在我们假设某条是【必须】的,【绝对必须】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人也剩不下了】。我的意思是:事实将会这样发生。当你什么都并不坚持,那么你的期待总会有若干被满足。如果你坚持某种,那么你的【坚持】本身将会【斩断】一切人的羁绊,时间问题,迟早。
因为在爱中,最大的忌讳就是这种“坚持”。这是你的致命缺陷,除非这种坚持是为了对方,是出于爱本身的考虑。否则,哪怕【一点点】坚持都足以让人无法爱你——“我就是喜欢迟点到”。爱本来就是艰难得很的事情了,还在上面附加条款,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听到刚才你的坚持心里一沉的原因。重新端正态度吧,改变自己的品味,修正自己的鉴赏能力。靠这个去趋吉避凶,培养自己对怯懦者本能的憎恶。【本能】的憎恶,【本能】的喜欢。然后你会喜欢上正确的人,这个人会自然的实现你的期望,还会告诉你还有什么附加奖励。以至于你的期望根本微不足道,会按照对方所拥有的重新定义,无论广度还是尺度。让正确的本能做你的护卫。因为事实上,只有本能才能做的了这样的护卫。你用“个人的坚持”做护卫,当你遇到问题人物的时候,它几乎从来就守不住。本能咳嗽一声,“个人坚持”就尿了。
最后总结一下,逻辑的看,你【可以】有个人坚持,只要它不是太离谱,但是你【不该】有个人坚持。因为这种坚持都不是什么利好消息,而是利空,而且其不利程度,可能超出你的预料。因为你漏算了一条:你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一点非常的不好,这本身非常非常不好。你所坚持的那个东西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的坚持非常不好。对方未必是顾忌表白本身的难度,对方可能是顾忌着这种坚持的姿态。因为这个有点像你跟楼下小超市的老板说:给我十块钱。十块钱我倒是有,给你也死不了,但是我顾虑的可不是这十块钱。
关于“个人坚持”还有一个点,就是有人认为这个跟个性相连,是个性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个人坚持。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坚持不穿短袖,这个就是一种个人坚持。然后他就因为这种坚持获得了一种个性,或者准确的说,一种个性特征。既然如此,很显然,一个人就能通过选择一组个人坚持的组合,来造就一个个性。这个不仅仅是呈现在穿衣问题上的,比如他也可以坚持每句话都要咳一下,或者每句话都要用省略号结尾。不管你赞不赞成,这个很显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这里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的造就问题。如果不引入这种方法,人是不是就没有个性了呢?仍然是有的,他会被自己的生活经历、个人际遇、教育等等东西造就出一个特色出来,没有个性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人们觉得那样形成的个性是不够的,温良恭俭,谦谦君子,唯四维八德是从,这是古人一般的生活准则。在极端摒弃标新立异的时代,古人们仍然有各种各样的个性,但是在现代,我们觉得这样生活而去自然造就出各人的个性还不够。因为这样造就的个性有个问题,就是非常类型化。比如,你是一个山东的木匠世家,出身这样的家庭,然后你也没做任何个人的选择,然后你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仍然会觉得你非常有个性,不是吗?你的方言,你的动作习惯,你的思维方式都很特别,在一群IT宅中间,你简直有个性得不得了了。但是你自己很可能觉得不够,因为你知道你家乡满地都是和你一样的人,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
凡是仅凭命运锻造的人,一般来说,都会有一大批近似品。比如老红军、比如炼钢工人们、比如老三届、比如贵州的农民、比如三代知识分子书香门第。这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不够活着”。为此,人们有这种焦虑,就是要声明自己,要强调自己。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感受,于是人们要在神的创造上稍作修改——甚至是大做修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个人坚持”的根本理由。【但是】这个态度是危险的,尤其是未加辨识的、未加反思的、下意识的那么做,是危险的。
“为什么你要坚持这样? ——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话是一个代表。
“为什么你要每句话都带上省略号? ——因为习惯”,这也是一个代表。
下意识的选择问题在于,它们的确被选择了,但是它们却欠缺【必要性】。于是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纯然装饰性】的,这一点需要再三强调,【纯】【装饰性】。纯装饰的必然的问题之一,是它【基本总是累赘】,从实用角度来说,它基本上总是累赘,这是纯装饰的最 基本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它们同时在大声广博【内心不安】、【虚弱】。【纯】【装饰】越多越堆砌,哪怕只要有一点堆砌感,都反映出当事人害怕。害怕被忽视,害怕不被重视。仅仅凭着“我喜欢”而坚持的“个性”,几乎无一例外的属于这一类。
在选择个性的时候,要思考清楚这个选择背后的【必要性】。在选择“坚持什么”的时候,要思考清楚这个选择背后的【必要性】。但是这个只是问题的第一层。
现在是问题的关键:你还要考虑你所选择的一切坚持【之间的】【逻辑协调性】。真正造就鲜明风格的是一系列【协调的】、【有逻辑必要性】的选择。有逻辑上的必要性,这保证了简洁、协调,保证了鲜明性。上帝创造了上千万的物种,每个物种都是个性极其鲜明的,我们能同时观察到上面两个原则。譬如蜂鸟,它身上的每一点都是必要的,而这些点是互相协调的。于是蜂鸟就和别的东西完全的、远远的区分开了。每一个种都是如此,简洁、协调。
协调问题带来一个新的要点,要想让你身上的一切个性协调,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要说逻辑必要性,那么甲壳对谁都有必要,不是吗?强健的肌肉也总有必要性。要协调一切,实际上几乎肯定意味着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对于物种这个题目来说,主题就是它的“生存策略”,一切特性都是围绕这个生存策略来协调的。
你也要有一个主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的达成个性。关键的是这一点:【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你的选择,于爱有无妨碍?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若是有时,哪怕一丁点,你的坚持也是互相矛盾的。于是你的“个性”的“鲜明性”必定受损,那就好像一只蜂鸟却长了一个沉重的长尾巴一样古怪。个性的鲜明性有这种系统性的错误,你也必定会焦虑。因为我们刚才谈过这个问题:你的独特性关系到你的存在感,没有存在感的人恐惧的实际上是死亡。你坚持了与你无法抛弃的主题相矛盾的东西,后果就是你必定因为那种浪费和宏观上的逻辑不必要性而焦虑。你用不着明确的意识到这一点,你就是晚上会睡不着觉、会沮丧、会悲观。
人当然要有所坚持,或者至少,人当然【可以】有所坚持。但是一定要仔细的考虑清楚你的坚持至少和一些永恒主题的关联,至少要保持它们之间没有矛盾,【爱】、【生存】。这种关联性上的考虑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严格说,最好一刻也不放弃,不要任由自己停留在用“我喜欢”做依据的状态,因为这个理由是没有保证协调性的。
回到我们的本题:在爱之中要不要有个人的坚持?答案是【否】。如果你有,最好放下。任何个人的坚持,都要和爱本身协调。不要歧视人,不要侮辱人,不要傲慢,不要贪婪……这可以说是不容选择的。有很多我们的坚持,稍微辨析都可以发现到很多这类痕迹。譬如:不找河南人,或者“不找乡下人”。这些看起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个人坚持,带着傲慢、歧视,其实却踩中了很多红线。事情是这样:本来你不必那么坚持,你很可能会和一个符合条件的人达成亲密关系,但是你那么坚持了,却会遇上一个什么条件都ok,就是不符合你要求的存在。“别的都不在乎,就是要是处女”,结果什么都好,就是不是处女,这态度招诅咒。
一次整理:小尾巴 二次整理:花生和尚 三次整理:花生和尚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